查看: 906|回复: 0

展播 | 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培养有灵魂、有灵气的阳光少年 ...

[复制链接]

37

主题

37

帖子

14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5
发表于 2019-2-2 10: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翻开《一张老照片》,记录《身边的小人物》,道一声《你好,旧时光》!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当代“00后”初中生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未来接续奋斗的主力军。为此,第五届“新闻晨报杯”上海市初中生实践征文活动寻访实践阶段的主题定为“寻访光辉历程,书写美好生活”。来自全市16个区的7万余名初中生观展览、访长辈、做调查,写出了一篇篇接地气、有真情、耐回味的好文章。


从1月29日起,“上海升学”独家展播基地学校优秀作品。展播期间还将对各区的基地学校进行人气比拼。


让我们品读“00后”的观察与思考,为他们的努力与创意喝彩!


  今日展播  

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

佳作展台

身边的小人物
建平中学西校

初三12班 徐梓馨

指导老师 陈灿霞

 

认识那个电力工人是在夏去秋初的时节。彼时夏天的暑气尚未消散,“秋老虎”还在燥热的空气里肆意奔腾着。街沿的梧桐挡不住刺眼的阳光,照到身上,依旧带着灼人的温度。


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不远处的路口尘土弥漫,风镐的声音震耳欲聋。待走得更近些,我方才看清施工路段拉着“架空线入地工程”的条幅,一群电工正干得热火朝天。风镐、铲子、挖掘机和周遭车水马龙的声音形成一个无形的漩涡,空气在这里都变得愈发闷热起来了,他们身处喧嚣的中心,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埋头干活,看起来却浑然不觉。


好奇心驱使我停下了脚步。瞥见旁边一个工人正坐在马路边大口扒着廉价的盒饭,我于是站到他旁边,递去一张纸巾:“叔叔,你们这是什么工程啊?”


那工人接过纸巾,冲我憨厚地笑了笑。他大约有五十岁了,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浑身上下汗涔涔、灰扑扑的,长年的风水日晒在他的脸上刻下一道道皱纹。他的眼神浑浊,但里面有一些我不曾经历也不曾拥有的东西,好像在漫长的艰苦岁月里,他沉淀出了别样的美丽。


“这是架空线入地,就是把那些架在电线杆子上的线,埋到地底下去。”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不解地追问。


他放下手里的饭盒:“你看,这电线杆上头,电线、电话线、宽带线、有线电视线,这么多线架在上面,像蜘蛛网似的,看着难受,时间久了也不安全。


“三十多年前,我刚来上海的时候,干的就是这架线的活儿,以前哪儿有这么多线啊,就两根电线,干干净净的。”


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向另一个尚未开工的路口。错综复杂的黑线交织在街道上空,占据了我的视野,我却不由得想起八十年代怀旧电影里的镜头:蔚蓝的天空下,行人和自行车来来往往地穿行在城市里,头顶的电线稀稀疏疏,麻雀落到上面,像五线谱上休止的音符,奏出一曲温热且宁静的歌谣,荡漾在每个人心间。


“后来,国家改革开放搞得越来越好了,上头的线也年年多起来,这是好事儿啊,说明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现在科技也发达了,有这个能力了,用那些记者的话讲,就该’还天空一个清净’。架空线入地,咱们上海算是领头羊,以后肯定还有更多城市这么干,只要咱们下功夫,国家呀,无论哪方面,肯定都是越来越好的!”


说到这些的时候,我看到他身上那种农民工特有的憨厚劲儿仿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坚定,一种无可移易的信念。我由衷地敬佩起他来,郑重地点了点头。他继续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那盒饭,胡乱擦了擦嘴,冲我招呼道:“我要去干活了,再会!”


我凝视着他转身走进工地里,几秒后便迅速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忽地想起了路遥老先生曾在《平凡的世界》一书中说过,“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建造的。真正万古长青的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本身。”


毫无疑问,正是无数同那位电工一样的小人物建设起了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国家。他们勤恳、敬业、积极向上,更重要的是,于家、于国,他们都保持着自始至终的深情。他们将自己平凡的一生奉献给国家,兴许并不会被人们记住,然而他们为历史进程所做出的贡献是客观存在着的,无可否认的。就像黑夜里的一颗星辰,光芒微弱,照耀、陨落,都悄无声息,但正是无数道这样的微光汇聚起来,方才见到晦暗之处,天光乍现。


    我后来又几次遇到过那个电工,但再未与他有过交谈,因为他总忙着工作,并不注意到我。我也始终不曾知道他的名字,但我记得他,当我仰望星空。




你好,旧时光
建平中学西校 

初二14班 陈幼颐

指导老师:杨晓东



日日于车水马龙中穿梭,还能忆起几十年前静谧的旧时光吗? ——题记


1978年,改革开放的逐步落实使中国发生巨变。在这过去的40年里,汹涌的时间长河冲刷着历史的陈腐,使得旧貌换了新颜。那么旧时光呢?似乎是时候逆着溯流而上,望一望来时的路,未免不是一场有趣的旅行。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略显陌生的歌谣夹杂着轻微的电流声从电台里缓缓流出。我瘫在沙发上悠闲地翻着闲书,却见母亲露出怔惘的神情,双眸没有焦点,但视线好像穿过了时空,落在某个遥远过去的点上。好奇心骤起,我追问起了母亲的童孩年岁。她唇边忽的绽出一抹笑,一幅幅褪了色的画卷在娓娓声中悄然展开。


在科技落后的年代,电子产品自然是没有的,但零碎的小玩具同样能带给过去的人们纯粹的快乐——发条青蛙便是其中之一。发条青蛙其实是一种机械玩具,被做成青蛙的形状,侧边有一小条细细的发条。母亲当时还很小,住在偏远的矿区里,玩具也极少,所以当听说邻居工程师爷爷从上海带回一只发条青蛙时,她兴奋地立刻跑进了邻居家。工程师爷爷耐心地给她演示了一遍:先上紧发条,然后把青蛙放回桌面上,青蛙就会“腾”地跳起来,在空中灵活地翻几个筋斗,再“砰”地落回桌面上。这一系列的活泼动作勾起母亲极大的兴趣,工程师爷爷便好心将发条青蛙送给了母亲。她将其视作珍宝,同时也对上海产生了未知的好奇与向往——这或许是后来促使母亲来到上海求学的原因之一。


除了发条青蛙,给母亲童年画下另外浓墨重彩一笔的物什是一台14寸的黑白小电视机。起初,母亲家里是没有电视机的,只能每天趴在邻居窗户上偷偷看。那电视机很小,像一个小盒子一样,最上面有两根天线,右上角有两个拨动的开关,一个用于调频道,另一个用来调音量。矿区里信号不好,大家只能砍下些竹子,爬到房顶上支好当作天线,再连上电视,才勉强能够看清楚画面。有时会有风吹来,“天线”被吹得东倒西歪,信号自然也就不稳了,屏幕上时常会出现雪花点或是波浪纹,甚至连声音也带着滋滋的电流声。但时不时出现的会唱会跳的人儿依旧能够牢牢抓着孩子们的心,使得窗帘下总是有几双滴溜溜闪着光的小眼睛。


后来,外公外婆终于有机会拿到了兑换电视机的券,一台来自上海的飞跃牌14寸黑白小电视自此住进了母亲的家里。这台小电视成了家里的宝贝,也成了母亲的心之所向。可是母亲不常被允许看电视,平日里只能看看新闻联播便就要去做作业了,只有寒暑假里能够看《动物世界》和评书。但为数不多的观看时间也足够使母亲心满意足了。这又一件来自上海的宝贝让母亲一窥了外面的大千世界,更坚定了母亲来上海求学探索的决心。


时间在一点一点地流逝,几十年如白驹过隙。母亲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上海学习、工作,打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作为这城市的一份子,她也见证了浦江两岸的高速发展。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制度,人民生活水平质量被大大提高,廉价的小玩意儿逐渐被湮没在各式各样越来越昂贵的饰品中,无人问津。同时,中国也增强了与海外的技术与文化交流,越来越先进的技术争先恐后占领了中国的市场,新奇的玩具与用具层出不穷,曾经简陋的发条青蛙、模糊不清的黑白电视先后沉寂于奔腾的历史长河中,但它们曾经带给人们的欢乐与憧憬会被永远刻录在时光机上。


如今过着优渥生活的人们,还会想起久远的旧时光吗?


不时回头看看,瞧瞧逝去的岁月,道一句“你好,旧时光”,过去的发条青蛙和黑白电视依旧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感怀与遐想。质朴的过去值得缅怀,灿烂的将来也值得期待。“路漫漫其修远兮”,愿在前行的路上,每一个人都能够不负初心,带着旧时光的温暖坚定而行。




身边的小人物

建平中学西校 

初三7班  吴欣怡

指导老师:秦怡玮



周六的早晨,我被从窗帘间透出的阳光唤醒了。拉开窗帘,却是被一片朦胧的雪白晃了眼。


     上海竟是下起了雪!
     
我即刻起了床,带上了颜料和画笔,以及那略显沉重的画板,来到了楼底,在一旁的长椅坐下。雪正飘飘扬扬地下着,落在了树枝上,飘在了我的衣服上,最后静止在了地上的鹅卵石间,融化成了透明的水。将笨拙的画板放下,执起画笔,蘸了些许颜料,终于得已空闲,细细观察起周围的场景。


     楼底有两个露台,衍生出去的屋檐,竟是与露台一起将天地隔成了一幅画。花园中绿色的草坪,竟是与白色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灵感顿发,手中的画笔飞动,很快的,一副冬日雪景就诞生在了我的笔下。小心的将完成的画作收入行囊,背上画板,收起画笔,我走向了外面的雪中,直觉整个人都融入了雪中。


     上海的雪啊,多么让人珍惜!


     缓缓的走在街道上,路过了一家常去的书店。书店的老板娘是个很和蔼的中年主妇,是上海本地人,儿子已经上了大学,平日里没事干,就开了家书店,也提供些甜点和茶水。雪已经下大了,落在我的发梢,竟是有些冰凉。提步走进书店,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打算休息一会儿。头靠着手臂,我静静地望着窗外,是雪,漫天飞舞的雪。忽而,一阵清脆的风铃声将我的目光吸引向了书店的门口。一位老奶奶,穿着件厚厚的棉袄,手中提着伞,上面融化的雪水滴滴答答落在了书店的地板上。老板娘也过来了,竟没有如我所想的那般生气,却是笑着:“老婆婆,外面冷罢?先进来坐会儿,伞交给我好了。要买什么书您看看。”“好,好。这天可真冷啊,下了雪就更冷了,今年下雪怎么这么早啊。”老婆婆没有拘谨,很是信任地将伞交给了老板娘,还拉起了家常,“我今天来是想给孙子买他们学校规定的书,书名我也看不明白,你帮我找找吧。”很快的,老板娘便拿着书过来找老婆婆了。“老板娘,这里需要两杯卡布基诺!”是一位店员的呼唤。老板娘立马急匆匆地和老婆婆告了别,赶着又去招待客人。原来老板娘这么忙啊!再看向窗外,老婆婆撑起了伞,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书收进了怀里,匆匆赶路。


     没一会,老板娘便端着咖啡过来了。点了咖啡的原来是一对小情侣,正坐在沙发上看着书,目测是大学生吧。卡布基诺的香甜气息扑面而来,竟是混着书的纸墨芳香。他们相视一眼,端起暖暖的咖啡,甜蜜而又温馨。在这样的寒冬,他们的心也不会感到冷吧。


这是老板娘得了空,望见了我的身影,端着一个杯子朝我走来。“今天又来画画啊,喝杯热水吧,”老板娘将杯子放下,赫然是一杯冒着气的白开水,“暖暖身子。”结果水杯,向老板娘扬起微笑,道了谢:“谢谢。今天也要占个位子了,麻烦你了。”“不麻烦,你是常客了嘛。”这时又有一位客人进店。“你先坐着吧,有事叫我啊,我去忙了。”端起热水喝了一口,不仅是身子,心也暖了起来。


     再次取出画具,我细细描摹。而当我再次收起画具时,行囊里又多了一副画。另一幅冬日雪景。


     自此,我的书桌上便多了两幅画。一副白与绿所相衬,另一幅,则是老板娘的书店,充满着爱的书店。


     或许,老板娘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但她在这冬日,以她的心,温暖了一个书店。
     
再看这两幅画,终是感叹。这才是上海的雪呀!




一张带我穿越时空的老照片
建平中学西校 

初一16班 何其佳  

指导老师:唐瑛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你,一张老照片就如一片落叶般悄然降临。


我从未注意到你,或许黑白的你也曾在某个布满灰尘的角落里过着惬意的生活。如今你重见天日,是那么熟悉又陌生。想必,现在的老家,早已人去楼空了吧……


你身上有着带着神兽门环的黑色大门,那便是老家四合院的大门。庭院中的一草一木在门的掩映下似有似无,时隐时现……


说来也是奇怪,虽然我与老家并没有那么深的不解之缘,在那里呆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两年,可谈起老家却比上海有着说不完、诉不尽的回忆与感慨。


而今,那扇黑色的大门仿佛正庄严地屹立在我面前,我轻启大门,踏上了青石板的街道……


我想起庭院里的砖屋。姥爷以前是盖房子的,据说这砖屋就是姥爷亲手砌的, 怪不得几十年也不倒,几十场风雪它也不垮。不由得让人想到那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庭院里东西南北都有砖屋,我们常住北面的屋子。红砖的外墙坑坑洼洼,当还是黑白照片时代时,它就当起了全家福的背景。几十年了,有的人走了,照片也换成彩色了,墙却还笔挺地站那儿呢。老家屋门上喜欢挂珠帘,这不,它便成了信使。谁进来了,谁出去了,它一吱声,人便知道。我常常和姥姥坐在那透过珠帘渗进来的一缕缕阳光下给豆角摘丝。北屋里有两张床,说得准确些,是一张床和一张炕。床和炕旁的墙上总贴着门神爷和财神爷。或许真的只是习惯罢了,毕竟这两位在大门上和墙上呆了几十年,也没见哪家人有什么福气或财气。炕旁墙上开了几扇大窗户,记得曾和老家的孩子们一同在炕上披着毛巾被扮演贵妃,让路过的人们看了笑话。透过那窗户,便是院子。


我想起庭院里的院子,那里是我的天堂。我记得夏天时,院子里啥菜都有,谁要做菜了,便吼道:“小宝,去院子里摘点黄瓜!”“小宝,去摘几根洋柿子来”。洋柿子就是西红柿,也不知道为什么用“根”来形容。当然,我就成了跑腿的人, 可自然不是那么乐意的。我总偷偷地从地上捡几根小洋柿子,把籽掏出来,放到家旁旧医院里用完的针筒里,然后发射,西红柿籽便像烟花般在空中绽放。在老家,这种小小的乐趣够我玩一天了。或许,在这种闲静的地方,人类不满足与奢侈的欲望都会烟消云散的吧。


我想起庭院里属于我和伙伴们的时光。我记得我们曾在院子里井口边大声叫着、喊着,欣赏着自己美妙的回声,曾在菜地里挑逗西瓜虫,曾在瓦片堆成的屋顶上找我们打上去的羽毛球,曾摸着枣树许下单纯又美好的愿望。它们或许没有上海那些所谓的“网红聚集地”那样潮流,但是我真切感受到了,尽管是一草一木,一寸泥土,一米阳光,甚至只是空气中一颗不能再小的尘埃,都饱含着快乐、欢乐,你懂吗?老家的庭院在我心里代表的不是岁月的流逝,也不是过时,而是那种热烈的纯粹,朴质,是上海所永远不能及的。


再次踏上青石板的街道,这里少了一份喧闹,多了一份古朴与恬静。蓦然回首,这一切美好的回忆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就在那灯火阑珊处,却又显得那么遥不可及,倏地消逝了,我轻轻地关上黑色大门,仿佛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或者说,我从未打开过这扇门,一切都只是空想罢了吗?摊开手,这份好不容易得来的温暖正在指尖消逝。我失去了吗?不,从未。那些温暖的记忆,那些纯粹与质朴流走了,流进了我的内心做深处。就这样把它封存起来吧,就像照片一样。


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带我穿越回几十年前一千多公里外的老家。


是情,是缘,是眷恋……




一张弄堂里的老照片
建平中学西校   

初三(3)班 凌哲时

指导教师: 匡藐男


“囡囡, 快过来!快过来!”曾祖母似是再在翻着一本老相册,里面是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是在弄堂里拍的:曾祖母把手轻轻搭在我的肩上,衣襟别着一朵小小的玉兰花……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与弄堂有过些交集的日子也只是在这幼时四五岁光景的小半年,而对弄堂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这张老照片即引起了我的遐想:不知如今的弄堂是否风韵依旧呢?于是,在周末空暇期间,我带上这张老照片决定前去一观。


上海的传统街巷是里弄和石库门建筑。一排排规规整整的石库门前的一条小道便是弄堂了。我把这张老照片捧在手里,重回故地,长长的巷子旁伫立着我短短的影子,看见孩子们玩耍的身影,亦如那时的我,铁环倒地的声音在弄堂里击不起涟漪,而是被欢声笑语所吞噬。一只花猫在我身边踱步,我拿着小叶子逗弄它,它急躁地挥动着爪子,抬头间,琥珀色的眼睛里全是亮晶晶的,满目清灿的晨光。


“珠珠花……白兰花……”远处传来一声声叫卖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吴侬软语,清澈绵长。走近,一个穿着藏青色汗衫的阿婆身前摆着一个竹篮,里头铺着一块深蓝色的布头,一串串成扇形的玉兰花悄然开放。这酷似老电影里的场景使我动了心,“阿婆,来一串玉兰花好伐?””好额。”她淡淡回答道,捻起一朵花,将它穿进细细的银丝,她耳边的碎发轻戳着她浅浅的酒窝,像是岁月静好的样子。道完谢后,我把玉兰花别在衣襟,一路上散发出遥远而悠长的香气,悠扬温柔的叫卖声依旧萦绕在耳畔……


天边的晚霞如同打翻的墨瓶,余晖淡淡地撒下来。念及已是晚饭时分,弄堂里飘出红烧肉的香味和断断续续的“噶三胡”声,是呀这里是要过日子的地方,晚风把它们都带了进来,化成一股绵软的温馨盘在心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柴爿馄饨……热气腾腾的柴爿馄饨要伐……”骑着三轮车的叫卖人扯着嗓子在小巷里穿过。“爷叔,拿两碗!”“好咧!”“一楼的康康外婆帮忙拿一下好伐,谢谢侬哦。”于是,浓浓的人情味便伴着馄饨的热气随着风儿一起送出……


是啊,忆起以前在弄堂里邻里之间也格外融洽,就是真正照应了那句话:“远亲不如近邻。”谁家阿婆帮谁家接下小孙子或者在出远门时照看一下房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晚饭过后弄堂里的小孩就搬起小板凳“呼啦啦”地全部跑出来听年长的阿婆一边坐在藤椅上摩挲着已经发亮的把手,一边讲从前的故事,那一张一合嚅动的嘴唇,好像是过去一帧一数的生活……“唧唧——喳喳——”一只小麻雀轻盈地落在了我的脚边,牵回了我的思绪,它像是一团温暖的旧棉絮,松松软软的,那小小圆圆的眼睛里似是在告诉我;当人与人彼此交心的时候,这个世界可以轻松到不用戒备。


“菜香酒香情意浓,流连忘返夕阳落。”我转过身,却回首望见霞光打在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一尘不染的玻璃上,格外耀眼。脚边,弄堂的影子却愈发坚定。耀眼的光打在我紧紧攥着的这张老照片上,我转念一想:如今的弄堂正在逐渐减少,指望今时今日,弄堂还像上世纪一样,遍布大街小巷已经不现实。在弄堂里,十几人共用厨房,卫生间,晒衣绳,瓶瓶罐罐里装的都是柴米油盐的生活,这对现代青年忙碌的工作节奏,早出晚归的二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来说,只能成为人们历史的印记。我想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这张老照片里,用回忆酿一坛光阴,日久沉香……


 我用简短的目光,无法丈量出岁月深处的厚重,但却常常能从苔痕星布的热闹间,能从黛瓦黑墙的庄严里,能从老照片黑白底色中,触摸到生命安静处的一抹情怀。看着这张老照片,走过这段路,想到的还有对老上海的怀念,怀念我的根,我们的根,上海的根。这是巨变中的中国,人和事物发展的脚步比任何时候走得都要快,然而落在老建筑和情感上的都是不变声色的简单,然而总有这样一个记忆提醒着我们——不忘昨日的来处。让我能站在这片土地上,在高楼大厦的俯视下,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能再次感受到那个年代的上海给我带来的温情与爱,让我再次体会到喧嚣外的上海,热闹,却不失宁静;繁华,却不失质朴;这是一种味道——上海的味道。


时光已逝,风韵不再,但岁月留在人、物身上的风度,将永远缅怀着那个年代。


“日子是一砖一瓦,生活是一梁一柱。”



起风了,风迷了眼,末了,我竟也分不出是什么使我泪眼婆娑的了。我紧紧地把这张老照片抱在怀里,我想我们都不会忘记这风里的拥抱,也不会忘记在时代变迁中仍存的这份温度……




一张有梦想的老照片
建平中学西校 

初二3班 傅张帆

指导老师:乔津


“爷爷,这张照片是你吗?”相册中各式各样的彩色照片,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显得格格不入。我轻轻掸去薄灰,画面中身着军装的男子身姿挺拔,即便是模糊的画质也挡不住那蓬勃的朝气,“爷爷你是是大学毕业后参的军吗?”我好奇的问道。爷爷接过那张照片,仔细地端详了片刻,嘴角上扬,“这是我十八岁时在照相馆拍的,只是一个梦想。我没有参过军,也没有上过大学,爷爷在六年级时就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辍学了。”


我从小仰慕爷爷。爷爷的文章掷地作金石声,在当地也是响当当的,一手硬笔字龙飞凤舞,力透纸背,就像是书香门第中的大才子。但没想到的是,爷爷竟然那么早就辍学了,那他的一身本事又是在哪里磨练出来的呢?


爷爷狡黠的笑道“天赋”。“为了学习可吃了不少苦啊!”爷爷坐下,慢慢回忆起来,“躲在门后看书,差点被顽童撞倒的门压扁,去邻村借书,路上看的痴迷掉在渠道里,爷爷喜欢看书写点东西,后来去乡里当了土记者,后来又回了村里当村干部,可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奶奶的一场大病彻底改变了。”爷爷陷入了回忆里。


是的,这事我妈一直提起,作为“教育”我爸的例子。奶奶在30多岁的时候突患重病,几次送院救治,家里的积蓄全部花光不算,还欠了好几千的债,大家都劝爷爷放弃,不然最终人财两空,但爷爷始终没有放弃,每日写信给病重的奶奶鼓励(这些信纸现在奶奶还好好保存着)。迫于生计,爷爷在好友的指引下下海经商,当时恰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爷爷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从销售(当时叫外勤)做起,用第一桶金盘下了一个门市部,开始了真正的从商之路。


此后,多舛的生活开始走上正轨,社会欣欣向荣,爷爷开了当地第一家连锁超市,也是今后几年在联华农工商铺天盖地之前唯一的较正规的超市,为感恩好时代,爷爷的超市特地取名为“新世纪”,因为马上便要迎来千禧年,寓意着国家和百姓的生活也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超市的开张同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爷爷也积极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当时只有大城市里才用的pos机,我们的超市里也用上了,“滴”一扫条码,价格就出来了,引起了小镇居民的极大兴趣,也大大的缩短了排队结账的时间,爷爷每周更新的手写购物指南,经常引起购物者的驻足,由于爷爷一直坚守做诚实不欺的商人,超市生意也愈发兴隆,还开出了分店,对小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各种商业模式的更替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我细心的将照片放了回去,照片上爷爷神采飞扬的笑就像是新中国起步时的曙光。爷爷在前几年退休了,退休后爷爷也继续他热爱的学习,还经常利用一些法律知识帮助有困难的邻居写一些材料,还经常会在台灯下挑灯夜战。转头望向爷爷,头发花白,虽历经沧桑,但依旧淡定而从容。爷爷常说,有大家才有小家,是啊,没有好时代哪有我们家现在的幸福生活。这是一代人的家国情怀,时代在向前走,但情怀会一直延续下去,代代相传。


建平西校语文组风采




建平西校语文教研组是一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勇挑重担的队伍;又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力、互帮互学、求实创新的集体。


学校现有语文教师46名,其中既有教龄在二十年以上的老教师,又有刚毕业于北师大、华师大等名校的硕士研究生,老中青三代活跃于建西的语文课堂中。在课改理念不断深入地推进中,语文教研组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语文校本课程体系,全组教师共同参与编写《建平西校语文校本》八册,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编写《建平西校语文导学案》八册,以此提高语文预习的针对性。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语文小先生”上微型课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子午书简”是建平西校语文组主动参与二期课改的最大亮点,每周三、五两天晨读课收看“东方时空”、“子午书简”。把“东方时空”作为校本视听教材、校本作文教材、校本素质教育实验教材,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和语文教学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全组教师做好“东方时空”的收视、记录、讨论、写作、统稿、编纂等工作,出版了多本“东方时空”小练笔,为更多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和平台,成为建平西校语文组的传统特色,受到了中共中央新闻局等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引起了教育界和媒体极大的关注和反响。





建平西校语文组秉承学校“合格+特长 规范+选择”的办学理念,团结一致,勇于探索,为学校致力于培养有灵魂、有灵气的阳光少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组稿唐瑛

【相关阅读】



“新闻晨报杯”人气比拼正在火热进行中,点击标题查看:




  • 一家三代写同题作文刷爆朋友圈!
  • 时光宝盒开启旧时光!“新闻晨报杯”小学组人气作品等你来投票!
  • 新闻晨报杯好作文你说了算,快来点赞!




注:本文图文由参展学校授权发布,“新闻晨报杯”实践征文活动组委会拥有版权,新闻晨报教育官方微信“上海升学”全程展播,未经许可,谢绝转载,严禁盗用!

责任编辑:陈莹 执行编辑:张骞
联系邮箱:shanghaishengxue@163.com


点击这里,阅读更多“新闻晨报杯”学生作品,为他们点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隆重推出

热门推荐

2022上海11区初三一模历史卷及答案!
2022上海11区初三一模历史
闵行 普陀 黄浦 奉贤 嘉定
零点之前的上中梦
零点之前的上中梦
作者:匿名查看:13500回复:135零点之前的上中梦 (零)在一切都太晚之前,想写些
2022上海中考报名时间+条件出炉!(附日程安排表)
2022上海中考报名时间+条
来源:上海教育委员会官网 网址:http://edu.sh.gov.cn/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最新发布202
学霸云集!2021上中、华二特色班高考去向统计!
学霸云集!2021上中、华二
上海中学和华师大二附中,是沪上高中毫无争议的TOP2,学校的特色班实力放在全国也是
2022上海各区初三一模考时间汇总!
2022上海各区初三一模考时
信息来源:家长同学分享,仅供参考,具体以学校的考试通知为准,如果知道其他区的时间
请记住:双减,不减责任!双减不减质量!双减,它更不...
请记住:双减,不减责任!
昨天小编和几个家长聊到关于现在孩子们的一些学习状态,让小编的感触比较深,特
非沪籍也能在上海高考!从小学到中高考,非沪籍报名条...
非沪籍也能在上海高考!从
资料引用:上海市教委、上海12333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上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月考后孩子总说“我都会做,只是粗心”,其实不然,真...
月考后孩子总说“我都会做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过,每当考试考砸了时都会有孩子这么说:这次考试太粗心了,其实我
高一高二不努力,高三徒伤悲!千万要记住!
高一高二不努力,高三徒伤
高中三年哪一年最重要?这个问题似乎难以作答。留住了高二就等于留住了机会,如果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